新华社上海7月26日电(记者 吴振东)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高温,带动避暑降温消费市场持续升温。记者走访发现,食用冰迅速成为夏季消费新宠。

  近日,在上海多家连锁超市和便利店,食用冰产品均盛放在冷冻冷藏区的显眼位置,并已发展出多种类型:形态方面,有方块冰、月牙冰、球型冰等,一般单个冰块体积越大,价格越高;风味方面,除传统的纯水冰块外,还有水果、焦糖、咖啡等口味,后者价格也更高;包装方面,主要分为适合居家储存的“袋冰”和便于户外即食的“冰杯”。

  平台数据也反映出食用冰的走俏。盒马鲜生App显示,近30天内,750克袋装食用冰位居上海地区棒冰回购榜第一,并蝉联榜首6天,回购指数高达98%,月回头客超1万人。小象超市数据显示,800克两袋的袋装食用冰持续入选本月冰激凌热卖榜前十,销量和销售额综合排序在冰品中领先。

  上海一家连锁便利店的店员说,今年店里专门增加了食用冰专用的冰柜,与其他冷饮相区分,“由于去年夏天出现过冰杯还没来得及补货就售罄的情况,今年特别加大了供应量和供货品类。”

  另一家便利店的店员表示,附近写字楼中的年轻白领是消费冰杯的主力。顾客通常会将冰杯搭配酒水、咖啡和果汁等饮料一起购买,直接在店内调配成冰饮带走饮用。

  “因为是凑单买的,没有配送费,而且配送速度很快,下单后20分钟就上门了。塑料袋里放了干冰袋保温,冰块一点都没化。”胡女士是选购外卖袋装冰块的常客,她说,此前试过自己制冰,却发现冰箱制冰耗时太久,冻出的冰块还有异味;家用制冰机的制冰速度虽快,但清洁机器却很麻烦。

  记者走访看到,市面上零售食用冰品牌林立,并不断有新商家入场,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老牌食用冰企业,以往大多面向餐饮企业供货,近年来向零售端发展;第二类是零售商超,纷纷推出自有品牌的食用冰产品,通过自有渠道销售。第三类是跨界商家,比如饮料企业、乳制品企业等,陆续推出不同类型的食用冰产品。

声明: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国际绿色品牌联盟
Avatar photo

作者 绿色经济网

  “绿色经济网”是以绿色经济大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弘扬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服务于不同领域群体。绿色经济网为绿色新政、绿色企业、绿色消费、绿色品牌、各行各业的绿色人物服务。为了绿色经济网更好的发展壮大,欢迎各界有缘人士,友情参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