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 陈旭)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27日至30日在北京金融街举办,论坛多个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其中,金融黑灰产治理,不仅是海内外金融从业者关注的热点,也是社会各界关心的话题。

  28日举办的“数智化时代下的金融风险防控与协同治理”平行论坛上,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发布《关于打击治理金融黑灰产的联合倡议书》,旨在构建多方联动的综合防治体系,遏制金融黑灰产蔓延。

  金融黑灰产是什么?北京李女士近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称可以进行“征信修复”,需要她提供银行卡、身份证、电话号码,并支付一定费用。因此前有信用卡违约情况,李女士支付了费用,结果不但没有“修复”征信,还被骗取了大量资金。

  李女士的遭遇是金融黑灰产表现之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金融黑灰产还包括不正当反催收、不法贷款中介、恶意逃废债、非法办理退保理赔、虚假征信修复、非法荐股等等。

  金融黑灰产犹如隐藏在金融体系中的“毒瘤”,不仅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和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还对金融市场秩序和金融安全防线构成重大威胁。记者了解到,在AI浪潮下,金融黑灰产呈现新特点:

  平台“引流”需警惕。例如,不法贷款中介由网络平台引流,伪造银行流水、申请贷款资质等材料,骗取贷款、瓜分资金,形成“获客—引流—实施—分利”完整链条。

  线上渠道打破地域限制。非法荐股黑灰产通过直播平台等新媒体跨区域大范围引流,先以讲授股票等财经知识为名吸引粉丝,再将粉丝转化为“私域客户”。

  金融黑灰产具有链条化、跨地域化、批量化、隐蔽化等特点,需建立司法、监管、行业、平台与公众共同参与的防控体系。此次联合倡议书提出,协同共享信息、联动健全机制、规范权益保护、压实主体责任等,就是针对金融黑灰产的特点,逐一攻破。

  联合倡议书提出,在保证群众合理维权的前提下,将健全投诉举报处置标准,确保合理诉求“快处快结”,严防恶意投诉占用资源,聚焦高频问题强化源头治理,保障消费者和机构合法权益。

  此外,联合倡议书还明确平台对入驻主体资质核验、信息发布及风险事件处置的全流程管控义务,杜绝责任悬空,阻断黑灰产互联网传播渠道;强化平台内容审核,提升对非法中介、网络黑嘴的识别能力;推动算法流量守正向善,加大黑灰产内容风险提示。

声明: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国际绿色品牌联盟
Avatar photo

作者 绿色经济网

  “绿色经济网”是以绿色经济大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弘扬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服务于不同领域群体。绿色经济网为绿色新政、绿色企业、绿色消费、绿色品牌、各行各业的绿色人物服务。为了绿色经济网更好的发展壮大,欢迎各界有缘人士,友情参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