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网络医闹寒了医生的心

Avatar photo

作者:记者颜之宏 徐弘毅 来源:半月谈

2025年11月5日 23:11 #网络, #医生, #医闹

  今年8月,河南一家医院的妇产科主任因网络医闹跳楼离世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近年来,网络医闹事件频发,甚至演化成针对医务人员的网络暴力,最终酿成恶果。半月谈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部分患者及家属发帖将医疗纠纷事件添油加醋成“医疗事故”,以“维权”之名煽动网民情绪形成舆情,胁迫医院满足其不合理诉求。缺乏有效的内外沟通机制、不实内容在网络平台难以被辨别等,是网络医闹形成的重要原因。

  “不给钱就到网上发帖”

  8月1日,河南周口一家医院的妇产科主任邵某某在发布一条视频后跳楼离世。在邵医生坠亡前7个多月时间里,多个账号在社交平台以“互捧流量”的方式,利用3起医疗纠纷攻击邵医生,并演变成具有声势的网络暴力。在7月30日和31日,邵医生曾两次前往当地派出所报案。

  针对邵医生遭遇网暴一事,相关平台也发布了情况说明。经平台核查,有15个账号发布共计89条与邵医生有关的医疗纠纷视频,内容包括讲述个人就医经历、表达维权诉求、指责或攻击医院及医生,其中76条因违反平台规则被做出相应处理。此外平台还表示,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平台共收到邵医生及其代理人发起的侵权举报48次,其中32次被判定举报成功。

  医护人员常常作为单独个体承受网络暴力。华南地区一家公立三甲医院处理医患关系的工作人员表示,医生常成为网络暴力的直接目标,被指名道姓攻击甚至遭受人身安全威胁,心理压力极大,很容易影响职业判断,有的人甚至因此离职。该工作人员认为,医院虽可提供心理与法律支持,但无法从根本上阻止网络攻击。

  不少医院及医生遭受过网络医闹。该事件发生后,河南荥阳市人民医院、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后发布声明,指出网民所发不实信息视频虚构情节、肆意诽谤、歪曲事实,严重误导公众、破坏医院声誉,对医护人员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困扰,并对事件情况作出详细说明。

  “在有的医疗纠纷中,家属上来就是‘要钱’,说不给钱就到网上发帖。”一位受访医务人员表示,网上发帖、制造舆情成了实现不合理诉求的惯用手段。

  一些患者及其家属在网络医闹中尝到“甜头”后,开启“往返接力式”医闹。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在华南地区某医院的一起医疗纠纷中,患者与医院协商确定了赔偿金额,并且双方通过法院签署了调解协议,然而患者家属在花光赔偿金后,再次上网发帖、索赔。在被拘留后,又以“受害者”姿态示人,博取流量关注。

  不实内容为何难下架?

  “不出事没人管,出了事管不动,这就是我们目前最大的障碍。”华南地区一家医院的医政部门负责人表示,医院在处理网络医闹时缺乏有效手段,既无法直接“删帖”,也很难及时澄清,常常只能被动回应或直接冷处理。

  平台缺乏内容甄别手段,医护人员受制度约束不敢发声。华东地区一家民营医院行政负责人向半月谈记者透露,医院有时能够关注到“负面舆情”,但相关舆情仅靠医院一家难以处置,“我们能做的最多就是向平台投诉,但大多数投诉都没有效果,因为平台说他们也核实不了谁对谁错”。

  另有一家公立医院的主任医师告诉半月谈记者,当地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对医护人员在网上发帖要求严格,有时就算碰到委屈也不敢贸然发声,“这是一个‘禁声丢名声,发声丢工作’的两难问题”。

  医疗纠纷鉴定具有周期长、专业性强等特点,在鉴定结果未出阶段,患者和家属在网上发帖,平台审核也难以甄别信息真假。即便有鉴定报告,且医护人员或医院早早发现平台上的不实言论,也拦不住相关内容在网络迅速发酵,广泛传播形成的“声势”已对医务人员和医患关系造成伤害。

  在华南地区一家医院近期发生的一起医疗纠纷中,市级医学会已出具“不构成医疗事故”的鉴定意见,但患者家属拒不接受该结论。就此,患者家属进行了10余次信访投诉,迫使医院和行政部门必须逐一答复,严重消耗行政资源。据该院行政部门负责人介绍,即便有权威的官方鉴定结论,也无法阻止患者方通过网络等渠道继续施压。

  制止网络医闹需各部门积极配合

  针对医疗纠纷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的趋势,既要防止网络医闹对医护人员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也要防范医闹群体借社交平台扩大影响,形成不良示范效应。

  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用事实真相粉碎网络谣言。法治广东研究中心主任宋儒亮表示,在网络医闹事件发酵后,态度先行,有助于安抚公众情绪,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及时表达对事件的重视、对患者的关切以及依法依规处理的坚决态度。同时,在事实调查清楚后,准确陈述经过、还原真相,并在法律和伦理允许的范围内,适时、适度公布病历记录、监控录像、第三方鉴定报告等证据。

  建立有效的部门间沟通机制,充分保障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沈爱国等专家提出,医院、卫健、公安、网信等部门应形成有效的部门间联动,并建立网络医闹处置机制,及时追踪网络医闹行为,“对于已经遭受影响的医护群体进行及时且充分的心理疏导,确保‘呼有所应、问有所答’”。

  完善顶层设计,出台网络医闹的认定标准和处理意见。受访医护人员还建议,应结合现有法律法规,将网络医闹行为纳入相关部门的管理范围;同时对医护人员的报警立案请求,相关部门要做到“件件有回应”,防止悲剧再次发生。

声明: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国际绿色品牌联盟
Avatar photo

作者 绿色经济网

  “绿色经济网”是以绿色经济大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弘扬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服务于不同领域群体。绿色经济网为绿色新政、绿色企业、绿色消费、绿色品牌、各行各业的绿色人物服务。为了绿色经济网更好的发展壮大,欢迎各界有缘人士,友情参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