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小伙谯兵打算找一些兼职干干,打打零工。很快,求职平台上大量的299元一天的工作吸引了他的注意。可是,在缴纳了600元的餐费后,谯兵发现自己“上当”了,轻松又高薪的兼职是个“诱饵”,600元的餐费也是捏造出来的收费名目。

  眼下,灵活就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形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加入这一行列。然而,零工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求职者很容易陷入虚假招聘信息的陷阱。

  以谯兵的遭遇为例,他碰上的骗局其实谈不上有多复杂。简单来说,一些中介打着职业推荐的旗号,在网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如“电影院前台检票”“书籍整理营业员”等,以高薪为诱饵,骗取求职者的钱财。

  收了求职者的钱之后,这些中介确实会推送一些兼职工作,但实际介绍的兼职和他们在网上发布的兼职严重不符,往往是一些不受欢迎的“苦力活儿”。并且就连“苦力活儿”的招工信息,也都是从网上搬运来的,根本不存在针对性的推荐介绍。

  “事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当然少之又少,这是基本的常识。一些求职者上当受骗,缺少警觉意识是一个重要因素。而那些不法分子之所以能够成功骗到钱,也正是利用了求职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对于那些上当受骗的求职者,社会不宜过度苛责。防不胜防的高薪招工套路,不仅损害了求职者的利益,也破坏了零工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此,监管必须及时跟上。对于发布虚假招聘信息、骗取求职者钱财等不法行为,应予以严厉打击,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接受用人单位委托招聘人员或者开展其他人力资源服务,不得采取欺诈、暴力、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不得以招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像报道提到的一些中介,经营地点多年未变,且网上一直就有相关投诉。对于涉及的虚假招工行为,即便难以按照“职业介绍”来定性,依据《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来处理,也不能放任不管。

  比如,有关部门可以通过约谈、现场设置警示提醒标识等手段,来敦促中介机构合法合规经营,也可以建立中介机构信用评价体系,对违规行为进行记录和公示,对信用较差的中介机构进行限制或取缔。此外,这些不法的“黑中介”,发布虚假的高薪招工信息,主要是通过网络求职平台。作为连接求职者和招聘方的桥梁,网络求职平台理应压实主体责任,加大对虚假招聘信息的打击力度,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确保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沦为不法分子行骗的帮凶。

  当然,对于求职者而言,保持清醒的头脑也总是有好处的,在求职过程中,要仔细核实招聘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面对高薪诱惑时要提高警惕,当心被虚假信息所误导。

国际绿色品牌联盟
Avatar photo

作者 绿色经济网

  “绿色经济网”是以绿色经济大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弘扬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服务于不同领域群体。绿色经济网为绿色新政、绿色企业、绿色消费、绿色品牌、各行各业的绿色人物服务。为了绿色经济网更好的发展壮大,欢迎各界有缘人士,友情参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