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陆续结束,开学季即将到来,这段时间家长需要多关心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帮助孩子们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新的学期。

  开学后学生要重点提防3种传染病

  山东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张丽在国家卫健委例行发布会上提醒,托幼机构和学校是儿童青少年聚集的场所,容易发生传染病流行。开学后学生要重点提防的传染病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呼吸道疾病,包括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百日咳、肺结核、新冠等;

  二是肠道传染病,比如有手足口病、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等;

  三是虫媒传染病,包括乙脑、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

  住集体宿舍的同学要做到这五点

  预防传染病,要做到以下五点:

  一是勤洗手。家长要培养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来消毒洗手的习惯;家长也要规范自身行为,在外出后、接触儿童前,均需洗手。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并立即洗手,避免用脏手接触口、眼、鼻。

  二是注意居家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每天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做好玩具等物品的消毒,减少病毒、细菌的存活;注意灭蚊防蚊;不喝生水,不吃生食,剩菜剩饭需加热后食用。

  三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要有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家长开学前可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以便开学后迅速适应学习生活节奏。

  四是及时、全程接种疫苗。流感、百日咳、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重症手足口病、乙脑等均可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保护。

  五是加强对孩子健康状态的关注,孩子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时,应居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学。

  住集体宿舍的同学除了做到以上几点外,还要注意不要共用个人物品。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出现心理问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崔永华介绍,作为非专业人员,要想判断孩子是不是出现了心理问题有两步。

  第一步要观察孩子的言语、情绪和行为,有没有持续1周以上的负性变化。

  比如,有没有经常说一些奇怪的话,有没有自言自语,或者经常说一些消极的话,如“活着真没意思”等。

  有没有经常紧张害怕、容易哭泣,有没有变得孤僻,经常有攻击性行为、频繁说谎等。

  第二步要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看有没有不同。

  观察孩子有没有和以前不一样,比如有没有变得懒散、消极、学习退步、沉迷网络或出现奇怪的言行举止等;

  观察孩子有没有和同龄其他孩子不一样,比如有没有上课或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不遵守规则,不合群等。

  如果这些“负性变化”和“不同”明显影响了孩子的生活、学习和社交功能,就可以初步判断孩子可能出现了心理问题。

  目前,心理问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干预、物理治疗等。不同的心理问题需要的治疗方法不同,有时需要药物治疗,有时需要心理治疗或其他治疗,有时需要几种方法联合治疗。具体治疗方法由专业人员根据病情来综合考量决定。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的规范的、科学的药物治疗是安全的,一般不需要过分担心副作用的问题。

  临近开学孩子出现心理不适是抑郁了吗?

  崔永华介绍,临近开学孩子容易出现心理不适应的表现,这些状况提示孩子可能出现了抑郁情绪。抑郁情绪不同于抑郁症。二者的核心区别有三点:

  一是持续时间不同。抑郁情绪持续时间2周以内;抑郁症持续时间是2周以上。

  二是严重程度不同。抑郁情绪程度相对较轻,一般不会对个体的生活、学习和社交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抑郁症严重程度较高,会对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产生明显的干扰和损害。

  三是性质不同。抑郁情绪没有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抑郁症达到了疾病的诊断标准。在门诊上,医生经常会作出“抑郁状态”的诊断,抑郁状态一般等同于“抑郁症”。

  如何帮助孩子调节抑郁情绪?

  针对这种状况,家长可以用以下3种方法帮助孩子调节抑郁情绪:

  一是教孩子学会接纳和表达情绪。家长首先保持情绪稳定,通过情绪卡片、绘画、角色扮演或写心情日记等方式,教孩子识别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并学会表达情绪。

  二是要做好开学前的准备。至少提前一周按照学校作息规律调整生物钟;每天40分钟左右的户外活动时间,以尽快恢复精力状态;每天完成一个小的学习目标,有助于找回学习状态。

  三是教孩子学会学习压力管理技巧。管理学习压力也有3个技巧:

  第一是制定计划。和孩子制定学习时间表,按重要度对任务进行排序。

  第二是分解目标。将大目标拆小,逐个完成增强信心。

  第三劳逸结合。可以用番茄时钟法,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要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的状况已经达到了抑郁症的程度,一定要及时寻求医疗机构帮助。

  聚焦

  新研究揭示高盐饮食通过“劫持”大脑引发高血压的机制

  据新华社报道,日常饮食中摄入的过量盐分,可能正悄悄“劫持”我们的大脑,引发高血压。一项新研究发现,高盐饮食可引发大脑炎症,进而导致血压升高。这为理解和治疗高血压,特别是顽固性高血压,提供了全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学术期刊《神经元》。

  聚焦

  年纪大了要少动多静养吗?

  有的老年人认为静养才是长寿之道,担心运动致伤或引起劳累。

  事实上,规律且适度的运动对老年人至关重要,能增强肌肉力量、预防跌倒、改善心肺功能、维持关节灵活性、控制体重、改善情绪和睡眠、预防或管理慢性疾病。完全不活动会加速身体机能衰退,所以,老年人要选择适合自身状况的运动。(健康报)

  工人日报客户端《乐健康》第668期

声明: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国际绿色品牌联盟
Avatar photo

作者 绿色经济网

  “绿色经济网”是以绿色经济大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弘扬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服务于不同领域群体。绿色经济网为绿色新政、绿色企业、绿色消费、绿色品牌、各行各业的绿色人物服务。为了绿色经济网更好的发展壮大,欢迎各界有缘人士,友情参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