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 题:刹歪风!管住“文抄公”

  新华社记者 刘硕

  继内蒙古、广西、安徽等省份有关部门开展公文抄袭问题整治工作后,贵州省近日通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向抄文件、凑材料的不良风气“亮剑”,表明了对文件抄袭行为严肃处理的决心,同时也推动形成对“文抄公”的震慑。

  公文绝不是“走过场”的工具。抄文件、凑材料等不良习气,暴露出一些干部责任意识的淡薄与工作作风的虚浮,根子是作风不严不实,本质上是形式主义。

  文件材料,承载着上传下达、反映实际、部署政策等重要功能。以一些通报的情况看,有的文件与上位文件大篇幅重复,有的文件与上年度文件高度雷同……类似生搬硬套、东拼西凑,用书面调度代替实地调研,套不出指导工作的作用,凑不出政策落地的实效,给基层增加负担和困难,侵蚀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作风实,则文风正;作风虚,则文风浮。

  整治公文抄袭问题,需要斩断错误思想的“根”,管住造假的“手”,构筑防范抄袭的“墙”。要让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实干创实绩。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从深层看,抄袭文件频发,反映出有的地方文件材料冗余之弊,搞层层加码、过度留痕,基层减负仍面临梗阻。有的地方和部门“唯材料论”,将抓落实简单等同于“发文件”,用材料的厚度衡量工作的力度,基层极易陷入“以形式主义应对形式主义”的恶性循环。

  中办、国办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明确要求,“严格控制临时性、配套类、分工类发文”“文件应当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大幅减少文山会海,才能彻底铲除公文抄袭的病灶,让干部将更多精力投入实际工作中,让求真务实的公文成为决策部署的“施工图”、推进发展的“金钥匙”。

声明: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国际绿色品牌联盟
Avatar photo

作者 绿色经济网

  “绿色经济网”是以绿色经济大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弘扬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服务于不同领域群体。绿色经济网为绿色新政、绿色企业、绿色消费、绿色品牌、各行各业的绿色人物服务。为了绿色经济网更好的发展壮大,欢迎各界有缘人士,友情参与共同发展。